染色体的组成及分子结构 染色体的数目(2)
时间: 2025-04-13 15:26:33
染色体的组成及分子结构
1. 主要组成成分
染色体由以下分子组成:
- DNA(脱氧核糖核酸):携带遗传信息的双螺旋分子,是染色体的核心成分。
- 组蛋白:碱性蛋白质(如H1、H2A、H2B、H3、H4),与DNA结合形成核小体,帮助DNA压缩。
- 非组蛋白:参与基因调控、DNA复制和修复的蛋白质(如转录因子、拓扑异构酶等)。
- RNA:少量RNA分子可能参与染色体结构的维持或基因表达调控。
2. 分子结构层次
- 一级结构:DNA双螺旋(2 nm直径)。
- 二级结构:DNA缠绕组蛋白形成核小体(11 nm纤维,每个核小体约146 bp DNA + 8个组蛋白)。
- 三级结构:核小体串珠进一步螺旋化形成30 nm纤维(染色质丝)。
- 高级结构:
- 30 nm纤维折叠成环状结构(约300 nm),附着在蛋白质支架上。
- 进一步压缩形成中期染色体(约700 nm),此时形态典型(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连接)。
3. 功能区域
- 着丝粒:连接姐妹染色单体,参与纺锤体附着。
- 端粒:染色体末端的重复序列(如人类TTAGGG),防止DNA降解和末端融合。
- 复制起点:DNA复制起始的位置(真核生物含多个复制起点)。
染色体的数目
1. 物种特异性
- 不同物种染色体数目恒定(体细胞为二倍体,生殖细胞为单倍体):
- 人类:46条(22对常染色体 + 1对性染色体,女性XX,男性XY)。
- 果蝇:8条(2n=8)。
- 水稻:24条(2n=24)。
- 狗:78条(2n=78)。
2. 异常情况
- 非整倍体:数目异常(如唐氏综合征,21号三体,47条染色体)。
- 多倍体:整套染色体倍增(如四倍体西瓜,4n=44)。
3. 注意点
- 同源染色体:二倍体生物的两条染色体大小、基因序列相似(性染色体X/Y除外)。
- N表示:单倍体数目(如人类n=23)。
总结表
特征 | 描述 |
---|---|
化学组成 | DNA + 组蛋白 + 非组蛋白 + RNA |
结构单位 | 核小体→30 nm纤维→环状结构→浓缩染色体 |
人类数目 | 体细胞46条(2n),生殖细胞23条(n) |
关键区域 | 着丝粒、端粒、复制起点 |
如需进一步探讨特定物种或疾病相关的染色体变化,可补充说明!